女性时尚和娱乐资讯网站

林志玲首谈离婚,自曝患抑郁:结婚才3年,她怎么成这样了?-世界视点

发布时间:2022-10-31 07:09:20   来源:新浪娱乐    

消失两年的林志玲终于露面了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产子10月后,她匆忙回到台湾推广新书,作为事业重启的序曲。

台上的她,披肩长发,一袭白色连衣裙,尽显温柔。

林志玲还透露,会暂住台湾与丈夫分居。

不少人猜测,林志玲是不是离婚了。

毕竟,结婚3年,这不是她第一次被传离婚。

这些年里,男方多次被爆私生活混乱,疑似出轨。

不仅如此,网传黑泽良平有家暴倾向,林志玲被他打伤入院。

但这些信息并未被证实,林志玲也没有正面回应过。

正因外界猜测不断,导致林志玲的婚姻一直不被看好。

所以,生子不到一年就与丈夫长期分居,网友怀疑离婚也是情理之中。

不过,这次面对质疑,林志玲温柔而坚定地回应:

分居是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,夫妻感情一直很好。

谈及成为新手妈妈,她还特别感谢丈夫共同分担育儿任务。

分享育儿生活,她直言当妈妈非常不容易,几度哽咽落泪。

她说,有娃后,每晚给孩子喂夜奶、换尿布,没办法睡整觉。

高龄生育,加上带娃的劳累,她患上了抑郁症。

多亏了丈夫合力带娃,她才渐渐走出阴霾。

但,育儿带来的憔悴仍旧肉眼可见,不少网友都在忙着嘲讽她颜值下滑。

“感觉老了好多,都认不出来了。”

“胶原蛋白少了,苹果肌都肿了。”

都给我看笑了,这些人是真不知道生孩子、带孩子有多累啊!

47岁而且是刚生完孩子两年,能有这样的状态已经很难得了。

最后,林志玲还不忘提醒广大妈妈们,育儿,千万不要孤军奋战。

其实我以前也多次强调:育儿需要夫妻共同参与。

但很多姐妹说实际很难做到。

要么丈夫不在家,要么不会带,要么拒绝带,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带娃不那么累吗?

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。

人民日报等机构共同发布《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显示:

妈妈的抑郁概率是爸爸的2倍。

63%的女性曾饱受产后抑郁困扰;4成产后抑郁女性被家人漠视。

为什么妈妈更容易不开心、抑郁?

我想,那是因为社会对妈妈的要求太高了:

上班了说你不管孩子;辞职了带孩子说你不挣钱;即使天天带娃,稍有差池,就会被指责;你压力大,倾诉一下,还要被说矫情。

然而,对妈妈有多苛刻,对爸爸就有多宽容。

爸爸难得带一次娃,做一次饭,就会被夸“好爸爸”。

很多人说,是妈妈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大了。

其实,本质上,这些压力,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和家庭对妈妈的高要求。

妈妈们被无形的枷锁裹挟着、规训着,把养育孩子当成自己的责任。

她们太想做到最好,也太怕自己做不好,在巨大的压力下失去了自我。

一位朋友当妈后,严格按照育儿理念进行。

什么正面管教、不吼不叫、不威胁孩子……总之,立志把科学育儿践行到底。

她要求自己事事做到最好,精神总是紧绷的状态。

太多妈妈像她一样:想给孩子最好的陪伴、要让孩子快乐、保证孩子健康……

一旦没达到预期,就陷入自责。

除了对自己高要求,就连好不容易得来的休息时间,也要一股脑倾注到孩子身上。

下班后马不停蹄往回赶,生怕缺席对孩子的陪伴的,是妈妈;

周末带娃玩、上兴趣班的,大部分也是妈妈;

有学者就家庭的“闲暇时间差距”做过研究,发现——

爸爸休息的时候会专注喜欢的事情,如健身、阅读、聚会。

而妈妈在休息的时候开始上“第二轮班”,照顾孩子、辅导功课。

有人说,如果丈夫上班,全职妈妈多带娃不是应该的吗?

但,调查显示,哪怕妻子收入高于爸爸,仍然会承包更多家务和育儿责任。

妈妈们对于家庭和孩子强烈的责任心,以及社会对“好妈妈”的期待和规训,让她们承担着更多的育儿压力。

更让人心疼的是,如果再摊上高需求宝宝,那更是身心俱疲。

一位读者妈妈留言,3岁的儿子光辉事迹如下:

老婆饼皮碎了,他硬是要把它粘好,粘不到一起,就哭到嗓子哑。

还是个十足的睡渣宝宝,楼下狗叫他会醒,太安静也会醒……他醒着妈妈也别想睡。

分开一小会,即使在妈妈的怀里,还会大声哭着说想妈妈。

最关键的是,这孩子醒着的时候精力特旺盛,像行走的永动机。

当妈才三年,她硬是被娃折磨到精神衰弱。

一次,实在撑不住了,半夜把老公喊起来数落了一番,自己也大哭一场。

因为当妈压力大,职场反倒成了她的“避风港”。

被娃缠着喘不了气,只有上班才能偶尔休息一下。

前两天,网上一则视频看得我揪心。

一个妈妈独自在家带娃,但是无论她做什么,孩子都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她。

去厕所跟着,做饭跟着,走到哪都得抱着孩子。

孩子好不容易睡着了,她悄悄离开一会,孩子也会秒醒。

孩子粘人,再加上那天生理期难受,想到自己一天带娃也没吃上饭,她彻底崩溃了忍不住怒吼。

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,尽管被妈妈推开,却还是一再上前试图抱紧妈妈。

她立马后悔,后悔孩子那么小,却要承受自己的坏脾气,打了自己好几下都觉得不解气。

只有经历经历过的人才会懂,哪个妈妈愿意吼宝宝呢?

她只是太累了,疲惫——崩溃——自责——更疲惫,很多妈妈陷入到恶性循环中,一边崩溃,一边自愈,还不忘自我pua:

我不是一个好妈妈,我糟糕透了。

其实,不必苛责自己。

妈妈也会累,也有情绪,也需要释放。

发脾气在所难免,及时安抚孩子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,没什么大不了。

希望妈妈们都能及时给精神“松绑”,要知道糟糕的情绪不仅会对孩子产生影响,还会影响自身健康。

一位网友说:

“作为在‘妈妈经常不高兴’家庭成长的小孩,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母亲一板脸,全家阴云密布。

很长一段时间,我都是讨好型人格,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,尤其不敢拒绝别人,总担心是自己惹人家不高兴。”

此外,研究表明,经常生气,负面情绪多的人更容易得病。

不管是为了孩子还是自己,记得放松心情。

这不只是嘴上说说,而是要真正学会巧为自己减负。

偶尔拒绝孩子也没什么

天使宝宝,是传说中的少数。

大部分宝宝,都是磨人的“高需求宝宝”。

很多妈妈对“高需求宝宝”有求必应,光想着别怠慢了孩子,却忽略了自己也需要休息。

其实,累的时候,和孩子讲清楚自己的需求,拒绝他也没关系。

经常我忙了一天,前脚刚迈进家门,儿子就会缠着我陪他玩。

如果我很累,我会对他说:

“你可以先和爸爸玩一会,或者自己玩一会吗?妈妈忙了一天有点累,休息一会才有精力陪你玩。”

儿子大致也能理解,我说完,他就乖乖找爸爸去了。

当妈这几年,经历过许多次崩溃我才想明白:

自己和孩子即使血浓于水,也是独立的两个人,他不需要我时时刻刻提着一颗心,我也需要有我自己的生活。

我可以放松心态,在孩子面前有真情流露,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,让孩子知道妈妈脆弱。

与其表面坚强,不如把提着的心放下来。

我们只有先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,才能多余的“容器”接纳孩子。

当然了,光让孩子自己玩,孩子不一定听,还要给娃提供合适的环境进行探索,才能真正减轻带娃负担。

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有准备环境”,指的是,在这个场所中,孩子能独立完成一些事情,家长也能适当放手。

我的建议是,可以在家里的一角,给孩子留出独立区域,比如,阅读区、手工区、或者游乐区。

不用都具备,也不需要很大面积,重要的是给娃提供一个不被打扰的专属的空间,可以让娃沉浸其中。

有了这样一个小空间,孩子开心,咱也能喘口气。

这不,上个月,闺蜜刚给女儿在家里搭了一个迷你帐篷,里面进行了一番装饰,还放了一些玩具和书籍。

她说女儿能在里面玩一天,她这个老母亲终于能闲下来喝杯咖啡了。

跟老公沟通也需要技巧

带娃是一件浩大而繁琐的工程,妈妈一肩挑,真的会特别累。

问题是,爸爸可能根本就不愿意带,指责和吼叫还会让他更反感。

怎么办?或许可以试试“长颈鹿式沟通”。

长颈鹿思维源于马歇尔卢森堡的《非暴力沟通》一书,长颈鹿的特点是高、反应慢、心大。

站得高,看得远,从不觉得什么事会对自己有伤害,不会对眼前的小事斤斤计较。

樊登由此得到启发,提出沟通关键词:感受、需求和请求。

感受:拒绝情绪化,直接表达感受。

需求:拒绝抱怨,说出自己想要对方怎么样。

请求:把要求具体化、量化,给予明确指令。

比如你想让他帮你收衣服。

不要说:“你能不能把衣服收了?”

这种带有指责意味的表达,会引起对方的抵触心理。

可以说:“老公,我现在有点累,麻烦你现在把阳台上晾晒的衣服收回来挂在衣柜里。”

比如你想让他带娃。

不要说:“就知道玩,你就不能带会儿娃吗?”

可以说:“带了半天娃我很累了,你能陪他玩会儿,让我休息一下吗?”

除了语言艺术,还要学会“放权”。

因为责任心强,很多妈妈喜欢掌控带娃的主动权,小到宝宝吃什么、穿衣服,大到选什么学校,都要自己决策才放心,所以难免就特别累。

但,你越主动,越熟练,就越容易把男人惯成“甩手掌柜”。

你想啊,你不让他带娃,他永远学不会,更无法感受你的不易。

所以,我劝妈妈们别太勤快,要适当把选择权交给爸爸,才能培养他的主动性。

比如,衣服可以让孩子爸爸去买嘛。

他如果问你,你就教他一些经验,一来二去,慢慢就学会了。

再者,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,你可以问:“宝宝要上幼儿园了,到底该怎么选啊,我头都要大了。”

等他给出自己的理解,你就顺势提出:“能不能麻烦你比较下哪些好,选几个还可以的。”

注意,既然放权,就“用人不疑”。

他知道你育儿上信任他,才会发自内心产生积极性。

只有把队友带上道,咱才能真正做到轻松带娃。

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说:

“母亲是家庭的灵魂,母亲快乐全家快乐,母亲焦虑全家焦虑。”

然而,很多妈妈扛起一切,也只不过是想得到一份理解。

就这,还只是奢望。

所以,我一直劝妈妈们,自己心情愉快最重要。

该放手就放手,不愿意做的事,不要勉强自己。

你不需要负重前行,要知道,比起所谓的平衡事业和家庭,你的快乐最重要。

成为母亲后,你也不用着急赶路,放慢了自己的脚步,才能欣赏路上的风景。

关键词: